close

今天和小P 看老師重頭到尾編了一首舒情歌,試著留下記錄以便以後參考

第一步,選音色,老師讓demo在副歌一直replay,然後就開始選每種樂器的音色
在副歌進行有另一種好處,就是所有樂器幾乎都會在副歌出現
所以選完音色可以順便調balance,不用發生編到一半才開始把各樂器的音量調來調去....
基本上先試PN->bass->drum->gt... someting else 
(bass和drum怎麼調整和加delay等細節 留到別篇完整紀錄)

第二步,選完音色可以正式開編,因為DEMO是首慢歌,所以前面先用PN+STR為主
今天老師STR用了四軌,用來滿足高中低音域的飽滿度,有兩道有時可以直接+-12來使用
STR為歌曲帶來主旋律以外的另一組旋律,編的好的話,會讓聽眾對歌曲加強印象
編的其中一種方式是,在VOCAL唱時拉長音,VOCAL空掉時幫補另一組旋律
,可跟VOCAL
相互映,也可另想特別的旋律,歌曲進行中有些插音可留給PN表現
比較不單調

第三步,在歌曲進行時,遇到氣氛改變時可加些特殊的音效加強感覺
前奏進主歌,主歌進副歌,副歌進間奏等....

第四步,老師在副歌加了木吉他,兩把PAN左右彈分解何弦,一把刷CHORD
間奏時加電吉他SOLO&刷POWER CHORD(調16CH)
進最後一次副歌把木吉他換電吉他作出層次

第五步,一開始彈的PN要留空間給其他樂器,不要彈的太滿
(不過我現在沒這困惱我怎樣彈都一定彈不滿)
所以今天老師PN再加入其他樂器後又重彈了一次(第一次先把感覺彈出來,第二次才正式彈)

整首歌其實沒有用到很多軌,但是聽起來就已經很滿了,重點是熟知各樂器的扮演的角色
把負責的地方顧好,高中低音自然就都會顧到....

-------------------------------以上------------------------------------

這幾天看完了久石讓的 "感動 如此創造!"

除了最後兩章節有點在講大道理,前面還滿不錯看的
裡面有一篇讓我有所想法,大意是說,做為一位作曲家
他的創作不是為了討好大眾,不是為了大眾所做的
是為了自己而做,為了讓自己滿意而做的,旁人的認同只是附加的價值

對於我而言,創造出好的歌曲,前題當然是讓自己滿意,讓自己感動
但如果我的作品只有我一個人欣賞,別人毫無感覺那又有何意義呢
我希望我的東西不只是自己聽的很爽,也希望別人聽了會有所反應
不管是聽了有所感動,或是覺得有趣也好
就像聽到某首歌曲就想到某些回憶某些事物
我希望我做出來的東西也能帶給別人這種感覺.....

我現在能做出來的作品一定還不成熟,因為現在只是靠著我的本能在創作
不管是對樂器的基本能力或是對歌唱的把握度都還差遠了
雖然起步有點晚,但希望現在開始努力練習可以後來居上
唯有這樣才能做出好的作品出來,這也是我現在努力的唯一動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payou 的頭像
    apayou

    音樂創作

    apay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